足彩胜负14场

图片
当前位置: 首页>>基层动态

如何破解“竖起来的社区”治理难题?呼家楼街道用党建“金钥匙”给出答案

日期:2025-09-16 09:13 来源:足彩胜负14场呼家楼街道办事处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呼家楼街道坚持党建引领,深耕商务楼宇这一“竖起来的社区”,通过建强组织体系、创新服务模式、精准对接需求,持续推进党的组织和工作在新兴领域全覆盖,让党旗在商务楼宇高高飘扬,为优化营商环境注入强劲动力。

建强组织链条诉求响应“码上办”

针对辖区57座商务楼宇的业态多元、人员流动频繁、需求差异大等特点,构建起“街道工委—党群服务中心党委—楼宇网格党组织—楼宇企业党支部”四级组织体系链条,将党组织的“根”深深扎进商务楼宇。组建工作专班,由主要领导牵头抓总、分管领导具体推动、班子成员协同配合,党建、群团、统计、经济等多部门共同参与,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各负其责、协调配合”的工作格局。通过层层传导压力,将管理和服务职能延伸至楼宇每个角落,实现党的组织覆盖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为服务企业筑牢组织根基。

依托街道楼宇网格服务管理系统,在各个商务楼宇前台设置“一楼一码”,通过“码上办”诉求快速响应,引导企业党员主动亮明身份,及时了解党员需求,安排专人“一对一”服务,今年以来已转接党组织关系152名。今年以来,街道已办结企业线上线下诉求326项,满意率达 100%。

精准对接需求让服务“有呼必应”

依托街道社区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物业服务联盟等平台,充分发挥34个楼宇网格优势,组建一支由机关年轻干部“副楼长”、专职党务工作者和物业负责人等62人组成的金牌楼宇网格员队伍,开展“入楼访企”行动。网格员们通过上门走访、电话问询、微信联络等方式,进楼宇发放“致辖区企业的一封信”和“党建联络卡”1900余张,主动对接企业需求,提供税务、工商、法律等20多项服务资源,变“企业找服务”为“服务找企业”,成为企业身边有呼必应的助企帮帮团。

中诚跃新(北京)咨询有限公司是重点潜力企业,今年计划搬入辖区的泰康金融中心时,因不熟悉施工手续办理流程、装修垃圾处理流程犯了难。党务工作者走访得知情况后,当即反馈给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党委统筹研究,积极协调职能科室干部全程陪同办理,从流程指引到手续审批“手把手”协助,仅用几天就帮企业打通了堵点。

为让服务更高效,街道坚持党建引领数字赋能基层治理,上线限额以下工程信息登记小程序,实现企业“扫码填报、线上预审”,工作人员对填报不规范处及时提醒完善,还推行“5+2”全天候审批机制,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真正做到“企业不出楼、办事不用跑、服务送上门”。小程序开通以来,已助力166个企业项目高效完成线上施工登记。创新服务生态激活楼宇“新动能”

街道以“楼宇同心汇”党建服务平台为抓手,持续优化服务模式,深化“三进、三送、三平台”机制——进楼宇、进企业、进物业,送政策、送安全、送服务,搭建交流互动、共建共享、优化环境的平台。通过举办政企座谈会、中小企业帮扶会、企业家沙龙等活动12场,畅通企业诉求渠道,及时协调解决实际问题。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通过街道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搭建政银企沟通平台,促成中国工商银行北京自贸试验区国际商务服务片区支行与企业精准对接。

关怀员工赋新能以“暖”点亮职场活力

街道携手驻区单位打造安联大厦和万通中心楼宇党建旗舰站,建设母婴室、隔音仓、“红领书吧”等多个共享空间,向流动党员发放“暖心学习包”。今年共发展新兴领域党员6名,引导企业员工向党组织靠拢,形成“支部在楼宇、组织在眼前、党员在身边、奉献在社区”的良好氛围。

街道还聚焦楼宇企业党员职工需求,创新推出“‘呼’你一起来 舞力充电培训计划”,将传统午休时段升级为兼具放松身心、发展爱好与社交赋能功能的服务平台,推动党员职工从“趴桌小憩”向“多元充电”转变。今年以来,开展法律咨询、健康义诊、传统文化等主题活动24场,联合辖区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成员单位举办北京热狗节、金台市集北京辣节、咖啡青年节等特色活动,打造中骏世界城限时步行街,擦亮国际化商业名片,让楼宇不仅是办公场所,更成为宜业宜居的“活力空间”。街道在服务企业的同时,企业也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助力地区发展。

美宝医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党支部在街道的指导下,构建“党建+医疗服务”融合模式,聚焦年轻技能型人才培养,建立“双培养”机制,将业务骨干发展为党员、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依托红色教育基地开展沉浸式党性教育,组织健康科普进基层活动,覆盖居民群众超千人次。企业将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整合学术会议与科普资源搭建医疗帮扶平台,实施“医学帮扶乡村行”计划。由党员专家领衔的帮扶团队,遴选2—3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开展义诊、教学查房及基层医务人员培训,累计举办3期“传帮带”培训班,有效提升县域医疗机构诊疗水平。